简单五个字,却对新昌有着非凡意义。20世纪90年代,该县名茶初具规模,可品牌混乱、产业低小散,发展一度陷入瓶颈。1994年,新昌成立全国首个茶产业行业协会,并在一年后确定以扁形茶为主导茶类,授权县名茶协会整合茶叶品牌,统一打响“大佛龙井”名气,为今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扁形茶以形著称,且风味独特。细数加工过程,大抵可分为摊晾、青锅、回潮、辉锅等几个主要步骤,关键在于反复压扁。制茶过程中,火候大小、用力轻重、时间长短皆有乾坤。每到产茶季,白天采、晚上炒,茶农们几乎都需连轴转,很是辛苦。丁岁放并不会炒茶,但作为小有名气的木匠,见此情景,下定决心要发明个机器代替手工。
很快,丁岁放付诸实践,为观察炒制手法,拿着本子四处跑,掐着手表算时间。从炒锅到炒板,再到如何供热、怎么解决动力源,攻克了一道道难关,半年后,机子“呱呱坠地”,顿时引起轰动。尽管很多年过去,扁形茶炒制机不知进化了多少代,但基本原理依旧未改。如今,年近耄耋的丁岁放是新昌县均一机械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均一机械”)的名誉董事,儿子丁恩阳继承衣钵,担任公司首席自动茶机总工程师。